本文共 7949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6 分钟。
从传统IT部署到云,人肉运维已经是过去式,云上运维该怎么开展?尤其是云2.0时代,运维已经向全局化、流程化和精细化模式转变。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威胁论”也随之袭来——运维是不是快要无用武之地了?如何去做更智能的活?4月20日晚告诉你!免费!有料!快点这里报名()
摘要:本次阿里云云栖社区行业圆桌论坛上,阿里云业务拓展专家刘慧(花名悠夏)、京颐集团(趣医)运维总监吴高成与阿里云业务架构师李虹(花名耘锦)共同探讨了京颐集团的上云实践之路,云上HRP的构建经验,云上数据库选型策略,对于运维自动化的认识以及医疗信息化的创新动力所在。对话行业大咖,引领云端科技,畅谈云上话题,尽在阿里云云栖社区行业圆桌论坛。
以下内容根据阿里云行业圆桌论坛视频整理而成。 本期嘉宾介绍: 吴高成,京颐集团(趣医)运维总监,从2013年进入京颐集团,之前曾从事软件开发、设计、测试、授权支持以及运维等方面的工作,目前主要负责京颐集团运维中心的整体规划和设计、优化以及运营服务的支持; 刘慧(花名悠夏),阿里云业务拓展专家; 李虹(花名耘锦),阿里云业务架构师。 京颐集团旗下的趣医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上云的呢? 吴高成谈到趣医网从建立之初就开始了上云之路,具体时间大约是在2014年的5月份。在趣医网上云的初期,管理层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当时会担心上云之后的安全问题、稳定性问题、如何做好运维工作以及如何管理好数据库的问题,这些都是管理层需要在决策中考虑的问题,后来京颐集团经过了局部产品的验证、测试以及上云的尝试,最终发现这条上云之路是可行的,所以之后就确定了云上运营的模式。 李虹也表示趣医网在很早之前就成为了阿里云的用户,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刚刚开始兴起的时候,趣医网就选择了拥抱云计算。李虹谈到她曾经在2015年的年初的时候拜访过趣医,当时也聊到了趣医平台的架构和设计,其实趣医最为关注的就是医疗数据的安全性问题,因为这部分数据可能会涉及到个人隐私,所以趣医比较担心将数据迁移到云上是不是就将数据拿出去了的问题,以及如何保证数据安全的问题。其实当时阿里云就为趣医网提供一整套安全保障方案,包括云盾、云监控以及整体高并发的架构设计,这样就能更好地支持趣医将自己的系统部署在云端。 京颐集团目前哪些业务已经在使用阿里云了? 目前京颐集团的医疗云产品、互联网+以及医院+的平台、云培训、CRM、互联网医院、EMR、分级诊疗以及综合支付等数十种产品都已经上云了。 京颐集团在上云的过程中是否顺利?有没有比较有意思的故事可以与大家进行分享呢? 吴高成谈到趣医网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上云的道路,并且趣医网的上云也比较顺利。要举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要谈到云HRP,以前的HRP针对的是传统医院内部的与人财物管理相关的业务,在后来趣医在选择HRP上云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因为传统的HRP使用的是Oracle数据库,这与云上的数据库不太一样,当转向上云的这条道路时就需要面临一个挑战,需要在云上选择与传统的方式中的Oracle数据库相比变动最小、成本最低的模式,所以在后来趣医上云的时候就选择了PPAS这样的模式。而这其中上云前后的运转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在传统情况下在线下运行时,可能不会像在云端那样需要面对那么大的并发量,当时因为可能没有考虑周全,甚至还走过一些弯路。举个例子来说,HRP是医院的一个人财物的管理平台,之前可能只是在医院内部使用,所以这个平台的业务量并不是非常高,而到云上之后,在某一时间业务量就可能出现高并发的情况,比如到了上班时间大家可能会比较集中地使用手机进行签到,这时候就会对于云端的数据库以及系统响应的性能就会有一些要求了。而当时趣医网对于数据库的读写分离策略考虑不周,而且对于缓存等技术都没有基于云端去进行考虑,这样就可能造成一些卡顿的问题,导致出现了无法签到的情况。后来趣医对问题进行了定位,并且在阿里云的大力支持下找到了问题的原因,主要还是基于云端的设计考虑的不够周全,所以趣医后来对这部分也进行了“补课”,最终使得平台的运转变得非常顺利,但是整个过程还是比较坎坷的。 李虹指出上云其实可以分成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将应用部署到云端,第二个阶段就是基于云端对于应用进行架构上的优化,第三个阶段就是将应用与大数据技术以及容器工具更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李虹还谈到自己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京颐集团的预约挂号平台——趣医网这款产品,从创建一直发展到今天已经连接了1600多家医院,目前已经成为了在整个业界都非常知名的预约挂号应用。而之前趣医网在2015年和2016年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会有一些信息大会或者推广活动都是需要很多护航服务的,而在趣医的整体宣传活动的背后其实是京颐集团的运维技术同学和阿里的技术同学的通力合作来为趣医的宣传活动提供护航的及时响应,而当时趣医网需要面对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如何保证数据库的稳定性以及如何实现读写分离方面的架构优化,进而对业务和应用进行良好的支撑,使得业务能够快速地发展。 京颐集团和阿里云之间的合作还是非常紧密的,那么京颐集团都使用了阿里云的哪些产品呢?在使用阿里云的产品之前和之后,京颐集团的业务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目前而言,京颐集团使用了很多阿里云所提供的常规服务,像ECS、RDS、PPAS、SLB、Redis以及Docker容器等服务都会使用到,并且在灾备这部分京颐集团也使用到了阿里云的DTS进行异地的灾备。吴高成谈到阿里云的常规服务,包括数据库的备份、导出以及镜像等京颐集团都使用的非常不错。他还谈到京颐集团在上云之后,首先人力成本投入降低了,不再需要投入那么多专业技术人员;其次,故障的监控和维护由阿里云负责提供,这就减少了趣医自己很多的工作量,之前出现故障时需要进行专业的分析,上云之后这部分的工作就减少了;第三个变化就是工作效率的提升,像之前提到的很多工作减少了,工作效率自然就提升了;第四点就是安全这部分,因为阿里云盾提供了一些基础安全服务,再加上比如像态势感知这方面的服务就为趣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因为阿里云是经过很多的项目验证的,所以可以说趣医对于阿里云团队的技术非常有信心,京颐集团选择上云这条道路是非常正确的,也是能够经受住考验的。 李虹谈到阿里云的定位是一家技术型的公司,目前阿里云80%的成员都是技术同学,所以阿里云一直在力争对于先进的技术进行研究并不断完善自身的产品。目前京颐集团使用了很多阿里云的产品,而且也使用了一些阿里云刚推出的还处于公测期的新产品,京颐集团也会考虑哪些场景会适合使用什么样的阿里云产品,所以可以说京颐集团也是阿里云一个非常重要的客户,这里可以引用王坚博士在《在线》这本书中说的一句话“衡量一个公司是不是互联网公司的标准一共有两点:第一点就是看它有没有使用云计算,第二点就是看它有没有使用大数据为用户提供更多有黏性的服务”,而京颐集团就是这样的一家公司。 吴高成也表示对于目前阿里云新推出的一些产品,京颐集团也在及时地进行跟进,比如像分库分表、分布式应用服务等,也希望在未来京颐集团可以成为在阿里云技术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 那么京颐集团使用的是阿里云的数据库服务还是使用的自建数据库呢? 吴高成在分享这部分时谈到这就需要回顾目前产品的应用情况,因为目前京颐集团的大部分产品都在向云端迁移,很多云下的产品都将会转向成为云端的应用,医疗云、医院+平台等这些都是基于云端的应用。在选择是使用自建数据库还是阿里云PPAS服务时,京颐集团也做过一些相应的分析,其实这两种方案各有各的优点。如果使用自建数据库,管理员需要自己安排,硬件的问题也需要自己管理,在维护的方面的成本比较大。那么为什么京颐集团选择了上云呢,其实就是对于基于Oracle的应用而言,像PPAS这些服务的技术兼容性比较高,从云下迁移到云上,对于数据库这部分并不需要担心太多,其次就是应用的调整和代码的调整的工作量比较少。可能之前在云下的时候实施的产品项目是针对单一医院的,而现在上云之后通过PPAS的VPD的扩展的功能可以很容易地把不同的医院在共享云的模式下进行实现,所以基于以上两点,趣医就选用了阿里云PPAS。 李虹也谈到HRP这样的医院人财物管理系统也就其实类似于企业的ERP系统,所以将前面的“E”换成了“H”代表Hospital,而对于HRP而言,国家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国家要求县级以上医院都要使用HRP,也就是需要做自己的人财物管理。而京颐的产品云HRP为很多中小型医院提供了非常方便的服务,因为云端的HRP应用不只是将HRP部署到云端,其实还会提供很多的掌上的HRP的移动性的功能,再加上阿里的高级安全服务,即使在移动和互联网的模式下依然能为客户保障信息的安全,这一部分是属于在业务层面上的。第二部分就是在技术层面上的,其实很多的用户都存在这样的困惑就是选择自建数据库还是选择阿里云的数据库产品服务,其实对于医疗行业而言,使用到的很多的数据库都是Oracle,而阿里云的PPAS是基于全球比较知名的优秀开源数据库PG的,并且PPAS是高度兼容Oracle数据库的。而京颐的HRP产品也为大家在对于自建数据库和阿里云产品进行选择时做了一个标杆,此外就是阿里云的PPAS所提供的是集成了高可用、监控、灾备、恢复、运维以及迁移等一整套的解决方案的服务,其能够在数据库方面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京颐集团在HPC的数据库选型实践上为其他基于Oracle的企业做了很好的典范。那么京颐集团在半年时间内,就有超过一千家的医疗机构上线,从这一点上来看,京颐集团所打造的医疗云已经成为国内医疗信息化IT基础设施,那么京颐集团是如何设计这一高可用、高可靠、高并发的架构的呢? 吴高成表示京颐集团在设计云上架构的时候就考虑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京颐集团云上架构图
京颐集团技术安全概要图
转载地址:http://lsrel.baihongyu.com/